
嚴格充氣標準。嚴格按標準充氣是延長其使用壽命的關鍵。輪胎氣壓高于標準,會使輪胎柔軟性喪失,緩沖性能破壞,車輛行駛中跳動加劇,制動性能變差;輪胎氣壓低于標準是極其有害的(目前輪胎氣壓不足現象比較普遍,這是促使輪胎早期損壞的主要原因)。因為在相同氣壓下,無內治輪腫的徑向變形量是普通輪胎的三倍以上,這樣大的變形量會使胎圈損壞和緩沖層邊緣脫層,嚴懲時會使輪胎迅速報廢。
及時查氣補氣。輪胎充氣后,并不是絕對密封的,即使在胎和氣門芯完好的情況下,也會自行漏氣,因此,必須做到勤查勤補。常用車在出車前,停車時和收車后均應檢查氣壓。在出車前和停車時,用感官檢查即可,收車后的檢查應在輪胎降至常溫后,用氣壓表來測量。輪胎氣壓表應定期檢驗校正,以免誤差過大,為減少自行漏氣,必須配齊氣門帽,保護好氣門嘴。
正確駕駛,駕駛對無內胎輪胎的壽命具有決定性影響。急轉彎、轉彎時車速過高、經常用緊急制動、擇路不佳、碰擊道路路戶等,這些都是構成輪胎損壞的因素,不可忽視。保持車輛中速行駛變能降低輪胎溫度延長使用壽命,據資料介紹,車速由中速到高速時,輪胎行駛里程將降低15%。
用專用工具拆裝輪胎。輪胎需要修補時,最好到有專用工具的廠家去修補。多花點費用也是值得的,因為損壞一個輪胎少則上百元,多則上千無。同時要注意,在拆下輪胎前應做好標記,以便組裝時能保持原來的滾動方向和動平
正確選配安裝。在同一汽車上使用類型、花紋和新舊程度一樣的輪胎,使其合理承擔負荷而達到均勻磨損。任意混裝,在使用中不僅加速輪胎損環,還會增加傳動機件的磨損和汽油消耗。
定期進行輪胎換位。汽車行駛一定里程后,不同部位的輪胎在疲勞和磨損程度上就會出現差異。因此,必須進行輪胎換位。對于經常在拱形較大路面行駛的車輛,建議用交叉換位法;對經常在較平坦道路上行駛的車輛,建議用循環換位法。
保持底盤技術狀態好。前輪定位失準、輪輞變形、制動發咬等都將加速輪胎磨損。